如何面對、瞭解疾病以及內在的沉重、挫折與絕望。要知道,這是一道門,表明你正在進行深層的內在工作......
轉載自http://blog.sina.com.cn/cametofly
親愛的朋友們,
歡迎你們來到這裡。
這一時期有許多深深觸動你們的事情發生,這是一個轉變的時期,一個意識擴展的時期;而你們則是開拓新領域的先鋒,為新意識創造空間,使其紮根地球。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你們遇到了許多阻力,來自內在與外在的阻力,甚至有時看起來仿佛地球——亦即人類實相、這個社會——尚未準備好接受你們帶來的能量。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地球已經做好了準備,地球、人類、你們的社會正在等待你們。因此,即使你們有時感到自己並不受歡迎,也不要忘記,你們正是在適當時刻出現在適當地方的人。來這裡是你們的願望,你們知道自己攜有一種特殊能力,一種此時此刻最受歡迎的能力,這就是進行意識轉換的能力。你們中的每個人都正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經歷內在深處的意識轉換,這是意識的煉金術,知道如何與人生中的光明與黑暗相處。你們正是那些為感受與直覺再次創造空間,依心而行,創建新地球的人。
目前,社會傳統對你們最深的影響之一便是大腦思維的影響,心智、理智與理性思維對你們的人生方式以及你們的社會都有著深重的影響,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能看到,大腦思維有時完全主宰了你,你不再是思維的主人,而是完全受控于思維。大腦思維會使你與內在深處的感受與知曉脫節,它整日轉個不停,總想條理分明、結構分明地規劃一切,卻因此與內在深處那自然的存在狀態失去了連接。而與內在本源建立連接正是你們的目標,在這一方面,你們是先鋒,為他人開拓道路的先鋒。
從全球角度看,可以說人類完全被邏輯思維主導,西方社會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而且,西方社會也為我們展示了單純依賴大腦思維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本來,思維僅僅是感受與直覺的輔助工具,而現在,它卻常常奪占主導地位,並因此阻礙你們依心而行,彰顯內在之美。你們所有人都走在通往內在的道途上,重獲那純粹的「存在狀態」,為其創造空間。
疾病與健康與此有著密切的關係,看看你們的社會——比如醫學界——對待疾病的態度;再看看又有多少資金被投入科學研究,用理性方式研究疾病,以將各種症狀對號入座,找出解決辦法。所有這一切都運作于理性與心智的層面上,而在感受層面上,則與活生生的肉體、每個獨一無二的人以及希望藉由這一獨特血肉之軀彰顯自己的靈魂失去了連接,對此的關注早已流逝不在!不過,目前情況已有所轉變,你們便是帶來這一轉變的人,你們並非僅僅于外在帶來轉變,並非如此,你們最先于內在感受到這一變化,並自內向外地彰顯這一變化。而我今天的話題就是:這一自內向外的轉變如何運作,僅僅以理性方式處理問題有什麼不足,以及深度認知自己對於自內向外地瞭解疾病並轉換蘊含其中的能量又是何等的重要。
洞察自身的病痛,這是什麼意思?意思是,瞭解這一完整的過程以及伴隨其中的情緒。最近這一時期,你們都曾經歷過悲觀、抑鬱,有時甚至是絕望;你們不斷自問,這一切是否都值得?有時你們經歷的低谷看起來深不見底,仿佛沒有一絲希望,看不到前景。在我進一步討論這一話題之前,我想請你們先關注一下黑暗、悲傷以及沮喪的價值。
你們害怕、擔心自己陷入這種境況,一旦被此類情緒纏繞,你們便覺得這樣不好,並因此心情更加糟糕;然而,也請看一看悲觀或抑鬱會為你帶來什麼。它們使你回歸自己,在某種程度上迫使你直視自身的痛苦。用心去覺察這種憂傷、消沉與抑鬱的話,你或許會感到一種沉重經由腹部與雙腿逐漸下沉,並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使你變得沉穩。這種感覺雖然讓你不舒服,但它卻使你專注于自己,加強與自己的連接;因此,即使你不喜歡此類感覺,也要覺察一下它們的價值,你的痛苦正在對你傾訴,你的憂傷則將你帶離大腦思維那喋喋不休的嘮叨;彷徨無措之際,也就不會過度思考。憂傷、絕望、瀕臨放棄,這種狀態下,你常常會發現,你的理智思維已經無能為力:「我已技窮,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樣下去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我還是放棄好了。」然而,這種情境中恰恰蘊藏著無限的潛能。
你可以慍怒不已,抱怨不止,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我苦苦尋覓,做過無數嘗試,卻沒有任何改善,這實在是糟糕透頂。」如此這般,你踟躕不前,一味地陷在悲傷中。不過,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憂傷其實也可以是一道門,通往新事物的門,只是你並不知道到底有何種新事物、新機遇在等待著你,你必須放下所有的期待。這並不意味著你對此束手無策,你能夠做的是:與這些沉重、絕望的感受同在,全然地與它們同在,不帶任何抗拒;這樣的話,沉重、抑鬱的能量就會發生轉化,從你所抗拒、排斥的能量轉化為一種對你有益的能量流。這些情緒並不是毫無意義的,它們都有其自身的價值。
沉重的感受之中蘊藏著臣服的可能性——如果你信任臣服的話。現在請隨我一起進入我為你們描繪的畫面,以來體驗憂傷與沉重感的價值。憂傷與沉重感常常說明你們想與某些事物告別,藉由不抗拒,你便能夠允許這種告別順其自然地發生,任舊有能量獲得清理,自行消失。
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點,請觀想一個畫面,你坐在花園中,秋日的花園。想像你身處一個美麗的花園中央,園中沒有爭豔的花朵,與此相反,樹葉凋零,愴然飄落,樹枝也乾枯禿廢,一片荒蕪,秋風蕭瑟,寒意陣陣。一陣罡風吹來,秋樹任葉子飛落,毫無抗拒之意;秋花亦漸漸凋謝,沒有一絲抗拒。四周漸暗漸冷,你靜靜地坐在花園中。
想像你坐在花園中間,坐在一棵樹下,任一切如其所是的樣子。你或許會感受到心中的悲傷與失望,因為你的某些夙願未能實現,你靜觀這種情緒,然後試著放下,任它與空中飛舞的秋葉同去。允許你不再需要的一切離你而去,去尋找他(它)們新的生命軌跡,因為死亡只是幻相,沒有什麼會真正死去。一切萬物都處於運動之中,秋讓位於冬,冬讓位於春,一切都在運動,死亡並不存在。
請靜靜地感受,你坐在那裡,告訴風,它可以帶走任何你不再需要的東西;風穿過你的肌膚,進入你的身體,掠過你體內的器官,你的心、腹與腸道。秋風料峭,卻不惱人,且清冽無比,毫不曖昧......感受一下,你在某種程度上正隨風而行。想像你慢慢地滑出自己的身體,你俯視園中,看到自己正坐在樹下——一位兩鬢如霜的老年女性或男性。你感覺很自由,自由地漂浮在空中,就像一位會飛的天使。也請感受一下洋溢在秋風中的興奮與雀躍,你完全可以清理舊有事物,使其讓位於開放、愉悅的新事物。你並不知道將會有什麼新事物出現在你的面前,但這並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你對新事物持開放的態度,而你確實如此。
現在,我再回到剛剛的話題:如何面對、瞭解疾病以及內在的沉重、挫折與絕望。要知道,這是一道門,表明你正在進行深層的內在工作。我們需要從各個層面上瞭解疾病,而非僅僅停留在靈性層面上,也絕不僅僅是理性層面上的理解——儘管這樣做確實有一定的幫助,最大的挑戰則是在情緒層面上真正瞭解疾病,去感受蘊藏其中的訊息,從而讓新事物、新能量進入你的人生,讓新的季節在你的人生中展開。
因此,瞭解疾病需要時間、關注與耐心,它觸及你生命本質的各個面向。此外,因為你們的社會完全被理性思維所主導,在某種意義上,你們已經習慣了速度、匆忙與急躁,這充分表現在你們的所作所為中,也在你們的社會中隨處可見。看看你自己,看看大腦思維是如何主宰你的,尤其是當你思考某些事情的時候。舉例而言,對於身體的某一不適症狀,你是否會自問:「是不是這個病?還是那個病?我是否去某處諮詢一下?是不是查查相關資料?」你的大腦急速運轉,試圖找出答案。然而,尤其是當你的情緒體陷入恐慌,你開始猶豫懷疑之時,理性思維琪本無法幫你安靜下來,有時甚至反而會使你變得更加迷惑與猶疑,並因此失去與內在核心的連接。而那種一籌莫展、腦中一片空白的感覺卻恰恰能夠幫助你再次與內在核心重建連接。
藉由臣服于憂鬱等情緒,並將其看做是通往臣服之門,你能夠重新開啟覺察之流,亦即學著瞭解自己的能量流,使其重新流動。你們目前正在進行的內在工作就是透過感受來洞察瞭解自己,學習如何對待自身的不適與病痛;而你們這樣做並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你們是先鋒,為新意識開拓道路的先鋒。
踏上這條路需要勇氣,而你們選擇了這條路,你們是光之天使,有意識地決定在這一時期輪回地球的天使。你們來這裡有雙重的任務,提升自身意識,並同時作為榜樣,用自身之光照亮周圍的人。有時,你絲毫不覺得自己正在這樣做,然而,這並不僅僅局限于你為他人都具體做了些什麼,也在於你為地球,為人類集體意識做了什麼。藉由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走自己的路,你為籠罩地球的意識之網,為人類集體意識,帶來了改變。
從根本上講,我今天想對你們說的是:信任自身的感受,即使它們仿佛是負面的亦如此。當你感到煩惱、氣憤、不滿、鬱悶與憂傷時,請擁抱這些感受。你們是感受者,正因如此你們才是先鋒。你之所以成為先鋒,並非因為你是一個思想者,而是因為你是一個感受者。要敢於洞察、擁抱自己的黑暗感受,在那裡開啟新的門戶,這正是你來這裡的使命,你也因此為自己創造了新的空間與自由。你無法用理性思維來理解自己的病痛,你的感受一直在為你提供各種訊息,告訴你此時此刻你最需要的是什麼,要信任自己的感受。在寂靜的空間中才會獲得洞見,大腦急速運轉的情況下,洞見之流根本無法流入。因此,與自己的感受同在,擁抱它們,不附加任何想法,也不從各個方面分析研究它們,只是靜靜地與它們同在,這是如此地重要。如此這般,洞見自會翩然而至。
你們希望包括我在內的靈性老師能夠告訴你們:「我該怎樣做?如何才能知道我的病痛都代表些什麼?如何才能獲得洞見?」其實,關鍵並不在於你需要採取哪些行動與措施,而在於任其自行發生。你們于內心深處都知道這一點,因為你們在生生世世中已有過類似的經歷:對發生的事情持開放的態度。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如何獲得洞見,它們會自行浮現,關鍵在於開放的心態,敢於與自己的感受同在,包括那些最奇怪、最孤獨、最絕望的感受。與自己同在,不逃避,帶著全然的關注陪伴自己的感受,這就是了解病痛的藝術。在你的陪伴與關注下,你的內在情緒體會感到自由與安全,並因此對你敞開,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與你溝通,帶給你訊息。
© Pamela Kribbe
(譯者:光之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